刘氏先茔碑
刘氏先茔碑位于平度市城区北7.5公里的北台村,在村的东南角。纬度为36°51′06、6″,经度为119°57′00、7″。
碑为汉白玉石质,为清光绪十八年(1892年)所立,刻有“刘氏先茔”及蟠松来历的碑文。
据旧志记载,蟠松植于明代,200多年前,已“四面团结如帏,其中清荫可容数席”。北台蟠松已有400余年的树龄。
北台蟠松双株,间距丈许,粗可合抱,负“三奇”之誉。一奇,枝干苍劲古雅,匍匐横卧,垂而不媚,奇而不傲。枝繁叶茂,浓荫蔽日,酷似一顶巨大的华盖。二奇,双树对生,虬枝扭曲回环,交错连理,宛若情侣偎依亲昵,又似二龙盘跃嬉戏。三奇,其籽屡种不萌,其芽屡嫁不活,其木则虫豸不蠹,旱而不萎,枯而不腐,四季苍碧,芳香四溢。游人无不叹为观止。蟠松,在城北7.5公里北台村有一株蟠松。据清人李本敬于乾隆、嘉庆年间所辑《平度志稿》记载:“蟠松,枝盘曲,下垂。入地,复出,四面团结如帏,其中清荫可容数席。树近二百年,从无萌蘖。”据此推断,当为明代后期所植,已400余年的历史。树下有“刘氏先茔”石碑一通,碑阴记载树的来历、树之奇异及护松条文。据此可知,刘氏先祖有婿官氏,在朝为官,选蟠松盆景献于岳丈,后移植于墓地,久而成此奇树。今日蟠松,虬枝盘曲回环,交错连理,苍劲古雅,浓荫蔽日。



